-
#宁远城事#从容地老去
顶 顶 热2018/12/11 09:43:05 发布1000 浏览0 回复0 点赞

帖子:537
精华:6
注册:2017/03/21 12:33:02
人生步入老年,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福气。
这个福,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,所谓仁者之寿。
当你郑重其事,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,十有八九为时已晚。
长寿,被向往;养生,被推崇;百岁,被期望。
一生被名利所折磨、奔波的人们,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?于是,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!
电视广播,报刊网络,街谈巷议,道听途说,于是,高人全出来了!
专家说,学者说,医生说,禅师说……
讲动的,讲靜的,讲吃素的,讲喝水的,讲拍手的,讲泡脚的,讲打坐的,讲打拳的,讲游泳的,讲爬山的,讲戒酒的,讲戒烟的……
听来听去,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?
试问一下,这些说教者,他们自己长寿吗?谁做过这些人的寿命统计,养生名家,营养医师,茶道禅师、太极高手、瑜伽教练,运动健将… 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。
长寿的条件,天好,地好,水好,人也好,如此奢侈,能自主吗?长寿的要素,遗传、习惯、性格、心态,如此复杂,能优选吗?
物质的享有,无穷无尽。精神的享受,五花八门。灵魂的安稳,飘渺无依。
暴殄天物,大自然的报复多么迅速惊心。安居,乐业,似乎到了跟前,忽地又走远了!
听天由命的老话不合时宜啦。那么如今,长寿秘诀何来?
你问问山村的老农吧?他们不懂养生,只求谋生;不懂健身,只爱劳动;不懂休闲,只惯安眠;不懂营养,只管饱腹,但腰腿灵便;不懂旅游,但门外就是大自然……
你问问百岁老人吧?他(她)们大概连半套养生也讲不出来。讲出来的,也未必符合“标准”!他(她)们反倒有爱喝酒的、常抽烟的、吃肥肉的、从不体检的、很少洗澡的……而且,多是历经艰难,不辍辛劳,一生素衣粗食的人。
哪个活法长寿?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,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,或许也是个各得其所的、因人而异的自我感觉吧。
别人的活法儿,只 能欣赏不能照搬,跟风的模仿,邯郸学步,适得其反。
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,误人不浅!
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,应该视为正常,何必当做病变?天天测血压、量体重,形成负担,为此食寝不安,反生大患。
抗衰老? 衰老岂能抗,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?
真善美。第一是真,有真才有善与美。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;薄施粉黛,是自尊的美。
敬畏生命。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,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,有病就治,有药就吃。过度的治疗,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。俗话说:久病床前无孝子。一个“孝”字,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。
人生苦短。一个短,没有两个短。半百是短,百岁还是短。人生的来去,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,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。
过去的,感恩; 未来的,祈祷。其实,能属于可以自主的东西很有限。
世间的美好多着呢,谁能享有完全?未来的精彩多着呢,谁能享有永远……
老年之福,不再是占有、贪婪;这个福,也不由你主观的设计、策划。老来之福,在于随遇而安,及时行乐。一切的一切,恰到好处,缺了不可,过了便错。
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。质量第一,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。
长寿的前提,是能自理,是不麻烦、少麻烦他人。不然,则如孔子所言:长寿多辱了。“辱”就是失去了尊严。
何为责任,老了还能做到不拖累儿女就是尽最大责任了,为人子女,没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,让儿女们安心放心比给他们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帮助更重要!常言,父母给孩子越多,孩子的福报越少。不知道有几个父母开悟!
优雅地老去,那是文化的境界;体面地老去,那是物化的支撑。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。我想,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。
有一个数据,不论你感不感兴趣,都应知道并建议你引为借鉴。即:根据权威机构公布:全国人均寿命为73.5岁。按数值反观我们也就是说,还有20年左右的明天。所以,对我们而言,真正有趣味的岁月,也就只有十年左右。因此,要真正地把这几年过好,还真要认真地盘算一下,以求尽可能不留遗憾,少留遗憾。所以应做好几件事:
一、没有去过但又非常想去看看的地方,一定要趁早去,别犹豫。原因很简单,不是由于山高水长,而是自己力不从心的腿脚,将很快绊住自己。
二、该抓紧办的事情,不论大小,一定不拖沓,抓紧办。趁着我们还能“心血来潮”,有点“想起一出是一出”的激情,办了也就办了。没办,大都也就办不成了。
三、深藏心中的故事,不论酸甜苦辣一定要讲出来。千万别等到你心中想讲可嘴巴却不听使唤的时候,因为那一天可能会来得很快。
四、觉得应该记下来的事,一定要记录下来。别老说自己不会写东西,因为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物化,一般规律是:说话本身就是有声的文章。
五、对青春时代曾一往情深但未结良缘的梦中人,一定要有表白,不论哪种形式。哪怕只一句话也好。
六、身体器官该省的地方,一定要匀乎着使用。特别是胳膊腿有过硬伤的,要学会“省着用”,省着用就是在延长健康的保质期。
七、以快乐为标准的随心所欲。但心气不可太高,欲望不要过强,要将随心所欲与顺其自然、随遇而安结合起来。
八、既要主观为自己、客观为别人,更要主观为别人、客观为自己。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,主观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,最后连吃喝拉撒都要由人客观地来摆布了。
我讲这些话绝不是消极,而是积极。因为,就这点时间。虽为老骥,仍志在百里,但伏枥远望,总要大江东去,金乌西坠。何况还有许多无法预测的状况会不期而至,而这些状况多是冲减我们幸福指数的。所以,就这点时间。要让心中少点遗憾,多点满足,就是美丽人生。趁现在还有这点时间,抓紧哟!
来源:网络
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楼主其他帖子
-
一个人越活越好的三种特质#职场杂谈#
2020/09/20 21:46:06454浏览 -
你的夸奖,正把孩子推向自卑!还自以为是先进的教育方式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20:26:10475浏览 -
李玫瑾建议:养男孩的家庭,在孩子6岁前,要教会他“四个技能”!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20:16:04482浏览 -
白岩松谈寄宿制:“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!” 究竟为什么?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19:56:32495浏览 -
北大写给“落选”考生的一封信 如此令人动容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17:29:20593浏览 -
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#焦点话题#
2020/09/17 09:32:07465浏览
新帖速递
-
一个人越活越好的三种特质#职场杂谈#
2020/09/20 21:46:06 -
你的夸奖,正把孩子推向自卑!还自以为是先进的教育方式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20:26:10 -
李玫瑾建议:养男孩的家庭,在孩子6岁前,要教会他“四个技能”!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20:16:04 -
白岩松谈寄宿制:“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!” 究竟为什么?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19:56:32 -
北大写给“落选”考生的一封信 如此令人动容#教育观点#
2020/09/20 17:29:20 -
大数据杀熟行为10月1日起明令禁止#焦点话题#
2020/09/17 09:32:07
精华好贴
-
《人民日报》谈家庭教育:我们为什么要倡导父母学习? 父母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?#育儿交流#
2018/12/12 10:39:50 -
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#财经快讯#
2018/07/20 23:52:53 -
宁远县公共交通线路指南(不定时更新,建议收藏)#旅行攻略#
2018/03/19 19:34:58 -
美丽小城 我的家乡— —宁远县城#游记分享#
2018/02/24 13:27:47 -
国内性价比最高的30个小众旅行地,人少景美,只有1%的人知道#游记分享#
2018/02/23 00:17:15 -
滇藏新通道,中国最顶级的入藏公路即将通车!沿途美景先睹为快~#旅行攻略#
2018/02/22 23:30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