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#宠物聊吧#曾经4000万一只,如今白送也没人要!近十年最大泡沫,让无数人血本无归
顶 顶 热2019/04/11 15:37:48 发布1019 浏览0 回复0 点赞

帖子:521
精华:6
注册:2017/03/21 12:33:02
2009年9月9日,30辆清一色的黑色奔驰,头车挽着红花,前往西安咸阳机场,为一条藏獒接机。
接到藏獒,再戴个大红花,土豪们争相合影。这待遇,流量明星都羡慕。
时移世易,一度叫价4000万一只的藏獒,如今大都沦为野狗,饥一顿饱一顿,泛滥于青藏高原,甚至,成了食客的口中餐。早在2015年,《纽约时报》便有报道,“这些以往价值20万美元的狗,如今只是以每只5美元的价格卖给屠宰场,做成火锅食材和衣料。”
而那些狂热的藏獒谜,早不知所踪。有人套现离场,更多的是倾家荡产。青海省藏獒协会秘书长周艺说,仅自己所知,投资上千万血本无归的商人,就有近百位。
想借炒作的东风一夜暴富,迎来的往往都是龙卷风。
一、一只4000万,谁没买谁吃亏
藏獒市场的大起大落,是一部典型的炒作史。
藏獒的炒作,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相辅相成,即“编造故事、名人进场、抬高价格”。
编造故事,是为制造卖点。于是,藏獒被加上“神秘+爱国”的色彩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进藏还是件难事,西藏天然带有一层神秘面纱。1986年,日后号称“中国藏獒之父”的王占奎,历经两天跋涉,生扛着高原反应,找到了养藏獒的藏民。
没想到,藏民坚决不卖,声称花卖狗的钱,会丢八辈子的人。王占奎转身去了县城,买了录音机、电灯泡等,以物换物,跟人换了23只藏獒。
当时内地的藏獒市场还未打开,王占奎便将大部分藏獒卖到了台湾,成了“十万元户”。
偷渡不是长久之计,随着城市的养犬条例愈加严格,王占奎的狗场难以为继,最惨的时候,甚至“连去巩义市区的2块钱路费都没有。”
无奈之下,1998年,王占奎找到了媒体。
当年9月4日,大河报发表了《千里寻藏獒,中原听咆哮》一文,把王占奎塑造成一名不畏艰险入高原,发掘推广藏獒让更多人认识的义士。本来只是为了赚钱而走进西藏的王占奎,摇身一变,成了中国抢救保护藏獒第一人。
文章被十几家报社转载,王占奎闻名全国,经济困境迎刃而解。一只幼犬卖出了1万的高价,想去买犬,还得花600元“信息费”,才能拿到狗场地址。
紧接着,世界屋脊、台湾富商高价购买、一辈子只认一个主人、一獒战三虎、濒临灭绝的珍贵犬种....种种吸引眼球的字眼,层出不穷。
到了1999年,一只成年藏獒,最高已卖到20万元,够在北京买套房了。
这还只是开始。随后,藏獒又被冠以“中国独有”的称号,插上了“爱国”的翅膀,地位直逼国宝大熊猫。
鼓吹民族主义的先锋中,不得不提一位名人:马俊仁。
在那个年代,马俊仁是受万人敬仰的“马家军”缔造者。2003年,他当选为中国藏獒俱乐部主席,开始了他的表演。
马俊仁曾在电视节目中自述,1986年在法国看到一条体型异常庞大的德国牧羊犬。狗主人告诉他,这是牧羊犬和藏獒杂交的后代,还说,欧洲所有的大型犬几乎都有中国藏獒的血统,可惜藏獒在中国,都被人杀了吃肉,即将灭亡。
于是,养藏獒在马俊仁的口中,变成了为国争光。
“我这些藏獒,以后要出去参加世界比赛,论个头儿,论品相,论颜色,论方方面面犬性,肯定都非常突出——拿金牌夺银牌。”“以后出口藏獒,我还要为国家赚外汇。”
有好故事,又有名人背书,藏獒的价格进入“百万时代”,但泡沫还未涨到最大,还需要最后一手——人为抬高价格。
2012年2月,石家庄第二届北方藏獒精品博览会上,某藏獒号称育种一次就要 120万元,曾有人出价3000万元买,但被主人婉拒。
最夸张的,还是马俊仁。他有只藏獒,名叫“小王子”,声明:没有4000万,坚决不卖!
彼时,各个藏獒养殖场,通过互相倒手,对外号称成交价格几百上千万元,私下可能连个转账都没有,但经由媒体报导后,藏獒市场显得一片繁荣。
二、被当肉狗贱卖,藏獒跌落神坛
今天,藏獒早已不是昔日的“天之骄子”。
有的,被当做肉狗处理,做成火锅食材,或是仿皮、御寒手套的里子。
有的,沦为饥一顿饱一顿的流浪狗。2017年,北京青年报发表《藏獒经济崩盘,高原上万流浪狗“成灾”》一文。一个人口只有17万的青海果洛州,却有1.4万多条流浪狗,大部分都是藏獒。
当地人信奉不杀生,只好由寺庙、政府出资,收留流浪狗。每当开饭,它们呼啸至食槽,几分钟便抢光食物。吃不饱的它们,望着藏民,久久不肯离去。
三十三重天和十八层地狱,转换得如此迅速。
回望过去,藏獒跌落神坛的历程,正如一切泡沫的幻灭。
1、有故事性,没产品力
有的人,故事说得好,却志大才疏,被众人所弃,如贾跃亭、罗永浩;有的人更下等,故事天花乱坠,却只想空手套白狼。
起初,因为神秘,以及名人站台,会引来大量关注,看似可信度极高,藏獒、比特币等,都是如此。
2011年,梁宏达专门讲过一期藏獒,标题叫做《藏獒,炒不出来的传说》。见多识广的老梁都信了,更别说人民群众了。
但是,有故事性,没有相应的产品力,早晚被现实教育,何况是这一戳即破的虚假故事。
2013年,老梁又做了一期《藏獒没那么神》,在节目里一顿辟谣,直说藏獒之事完全是炒作行为。
人们幡然醒悟。原来,藏獒并非“中国独有”,印度、尼泊尔都有;藏獒一生只认一个主人,因为智商极低;号称“一獒战三虎”,其实它连牛头梗也打不过...总之,传言皆谣言。
褪去神秘面纱的藏獒,在各种精明的土豪面前,彻底失去吸引力。这群最重要的用户,成了第一波退场的人,造成了藏獒市场的第一次溃败。
2、无人接盘的小众市场
当土豪等核心用户退下,藏獒的价格急剧下降,低至几千一只。这个价位,意味着普通人也能拥有一只藏獒。
核心人群离开时,后知后觉的大众,才刚进场。
被市场教育过的人,纷纷出手,买藏獒如买降价奢侈品。不同的是,以前的藏獒主人,有别墅有大院子,他们则把藏獒养在小区、楼房内。
于是藏獒伤人事件,屡见不鲜。
直到今年,藏獒伤人事件还时有发生
本该作为他们身份象征的藏獒,却惹出一身麻烦,这样的落差,谁都经受不住。因此,昨天还把藏獒当宝,今天就把它转手送人。
如果说,失去核心用户,相当于被判了死刑,那么失去大众用户,就是正式执行死刑。
时至今日,在整个宠物市场,藏獒几乎没了立锥之地。相关的养殖厂,接连倒闭潮,就连王占奎,一年也卖不出去几只。
藏獒市场沦落至此,非藏獒之过,是人之罪。
作为大型犬的一种,尽管小众,藏獒仍有其拥趸,完全有机会良性发展,但如今这批拥趸也已散去,藏獒市场一片死水。归根结底,是有人贪心太大,硬将小众产品推向(忽悠)大众,最终事故频发,引来全民反感,甚至法律禁止。
本就是小众市场,还竭泽而渔,导致没有新用户愿意进入,当然是死路一条。
本文来源于网络
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楼主其他帖子
-
学会这个经典“商业模式”的底层逻辑,1年赚个几百万不成问题#创业交流#
2020/06/17 09:35:401341浏览 -
小公司想做大,别搞战略、别熬鸡汤,别拍脑袋##
2020/06/17 00:46:36720浏览 -
所谓人生开挂,不过是厚积薄发#职场杂谈#
2020/06/16 12:19:391035浏览 -
当你越来越沉默,越来越不想说#职场杂谈#
2020/06/16 12:15:03854浏览 -
真正的朋友:缘于品,敬于德,久于情#职场杂谈#
2020/06/11 00:40:05758浏览 -
不占别人便宜,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#职场杂谈#
2020/05/12 10:36:131995浏览
新帖速递
-
找一个失联多年的老朋友,李永旺,重庆綦江的朋友想联系他#生活求助#
2020/07/29 01:24:02 -
开一家淘宝网店现在还赚钱吗?#职场杂谈#
2020/07/15 17:14:11 -
学会这个经典“商业模式”的底层逻辑,1年赚个几百万不成问题#创业交流#
2020/06/17 09:35:40 -
小公司想做大,别搞战略、别熬鸡汤,别拍脑袋##
2020/06/17 00:46:36 -
所谓人生开挂,不过是厚积薄发#职场杂谈#
2020/06/16 12:19:39 -
当你越来越沉默,越来越不想说#职场杂谈#
2020/06/16 12:15:03
精华好贴
-
《人民日报》谈家庭教育:我们为什么要倡导父母学习? 父母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?#育儿交流#
2018/12/12 10:39:50 -
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手册#财经快讯#
2018/07/20 23:52:53 -
宁远县公共交通线路信息汇总(不定时更新,建议收藏)#旅行攻略#
2018/03/19 19:34:58 -
美丽小城 我的家乡— —宁远县城#游记分享#
2018/02/24 13:27:47 -
国内性价比最高的30个小众旅行地,人少景美,只有1%的人知道#游记分享#
2018/02/23 00:17:15 -
滇藏新通道,中国最顶级的入藏公路即将通车!沿途美景先睹为快~#旅行攻略#
2018/02/22 23:30:19